欢迎访问首写租赁网-专业北京写字楼办公室出租网!

写字楼出租

当前您在:主页 > 租赁问答 > 盘点2020年商业地产12桩典型大宗交易案例
  
盘点2020年商业地产12桩典型大宗交易案例
分类:租赁问答 热度:

盘点2020年商业地产12桩典型大宗交易案例
 

[提要]在这个令人难忘的重压之下的重启之年,首写租赁网带你一起盘点过去一年大宗交易市场那些引发关注的商业地产典型成交案例。

盘点2020年商业地产12桩典型大宗交易案例

2020年,受疫情和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商业地产受到巨大的冲击。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市场逐渐走出颓势,呈现稳步复苏态势。从大宗交易市场来看,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大宗交易投资市场共录得2038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量,较2019年历史高点同比下跌28%,但仍和2016-2018年2000亿左右的年度成交量持平。
 

全年来看,CBRE世邦魏理仕报告指出,企业自用买家和外资表现活跃,各占全年总交易额的34%和24%,成为两大需求引擎。全年纯办公产品成交额占47%,以写字楼为主体的综合体和“改办”类物业合占35%。预计2021年市场投资活跃度将进一步增强,交易规模会重回增长通道。
 

在这个令人难忘的重压之下的重启之年,首写租赁网带你一起盘点过去一年大宗交易市场那些引发关注的商业地产典型成交案例。
 

1:上海绿地外滩中心系列交易

上海银行48.54亿元收购绿地外滩中心T2幢办公楼。5月29日,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向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收购房产,交易标的物为绿地外滩中心T2幢办公楼及地下产权停车位,总价款约48.54亿元(待权属实测报告出具后按实调整)。
 

国海证券13.8亿购上海绿地外滩中心C1栋写字楼。8月,国海证券宣布公司以含增值税总价不超过人民币13.8亿元向开发商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购买上海绿地外滩中心C1栋写字楼,作为办公用途,并相应追加公司2020年度非电子设备类投资预算。
 

建信人寿55.5亿元收购绿地外滩中心T4办公楼。12月31日,中国建设银行、绿地控股共同宣布,中国建设银行旗下建信人寿以55.5亿元签约购入绿地外滩中心T4办公楼。建信人寿及建行相关业务机构将入驻绿地外滩中心。

盘点2020年商业地产12桩典型大宗交易案例

2: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约80亿人民币收购北京LG双子座大厦
 

2020年初,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宣布以约80亿元人民币从韩国企业LG集团手中收购了位于北京CBD商圈核心位置的LG双子大厦。产权更换之后,该项目被重新命名为"汇京双子座",将由大悦城控股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携手进行开发运营。

盘点2020年商业地产12桩典型大宗交易案例

3: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36亿元收购上海海航大厦
 

2020年一季度,海航集团以36亿元的价格将上海海航大厦卖给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交易面积4.78万平方米。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海航大厦总建面8.74万平米,其中海航持有写字楼1-5层、12-20层,全部商业面积5895平米,产权面积3.45万平米。

盘点2020年商业地产12桩典型大宗交易案例

4:植晟云厦33.12亿于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拍得北京中弘大厦
 

4月,北京中弘大厦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完成了司法拍卖。该标的起拍价为22.62亿元,最终由北京植晟云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33.12亿元成交。植晟云厦同时也是中弘大厦司法拍卖的执行申请人,其实控人为北京东富嘉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东富嘉吉的背后则是中国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平台之一的东方资产。

盘点2020年商业地产12桩典型大宗交易案例
 

5:远洋资本19.76亿元收购上海H88越虹广场项目
 

2020年6月,远洋资本成功完成又一大宗交易,实现对上海H88越虹广场项目的成功收购。交易对手方是光大资本,成交总价19.67亿元。H88越虹广场为上海漕河泾板块优质商办物业,其总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远洋集团与光大资本完成交割后,越虹广场仍然对外出租,并非自用。

上一篇:把握市场机遇,金地威新国际中心乘势而起 下一篇:TMT行业成为一线城市写字楼租赁市场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