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大数据、AI系统、智能化与房地产进行融合?实现房地产的转型升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末,全国写字楼办公室待售面积36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4%;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137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3%。
2019年多家机构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在继"金九"爽约之后,今年的"银十"也并未出现。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百城房价环比涨幅继续收窄。在外部环境变化、政策收紧、融资紧缩的背景下,房企销售压力倍增,项目去化率不佳。虽然百强房企10月销售额同比有所增长,但环比出现微降。50强房企中有近6成企业单月业绩环比下降,其中多数房企较9月的业绩环比降幅在20%-30%之间。
全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房讯网董事长刘凯表示:在经济下行,中美贸易因素、供应增加,郊区化外溢,城市更新,功能疏解,互联网金融退潮等因素叠加作用下,商办地产市场短期内将维持空置率上升、租金和售价下降的局面,预计2020年写字楼市场租金和售价将会延续下降趋势。
随着中国房地产改革的深入和存量时代的来临,房地产市场进入新的周期,如何面对新周期,适应新逻辑,在战略、业态、产品、模式等方面突破创新,如何将大数据、AI系统、智能化等创新科技与房地产进行融合,为房地产赋能,实现房地产的转型升级,将是行业面临的核心命题。
在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看来,房地产市场若想在临界点后形成“质变”,一般有以下路径:一是投资转消费,从投资转到消费,转到美好生活,转到城市运营;二是增量转存量,从房地产的销售额、销售面积转到存量资产的价值,怎么把它运营起来;三是开发转服务,从短期开发转长期持有的运营服务。
“房地产如果不能和其它产业建立良好融合,肯定无法‘翻篇’。”聂梅生介绍,在存量资产端,数字社区是存量资产异军突起的抓手;在开发建设端,5G技术支持下的物联网将提供产业升级的机遇,AI技术不仅改变制造业,还将改变建造业,住宅产业化将找到全新的突破口,如施工机器人的研发。
聂梅生进一步表示,绿色建筑、健康住宅这些细分领域必将和数字化、智慧化相结合,才能升级、普及、普惠。
关于写字楼租赁推行绿色建筑相关资讯,请您关注下一篇:写字楼推行绿色租赁,实现业主与租户共赢